什么是雅什么是俗?好深奧的一個問題,雅俗的界定標準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,我到現在也搞不明白到底什么是俗什么是雅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后臺留言一同討論。“反三俗”一詞還是當年姜昆與郭德綱事件中提到的最多。2010年的抵制“三俗”之風,所指“庸俗、低俗、媚俗”。
眾所周知,姜昆老師率領的“正規軍”常年討伐郭德綱率領的德云社,既是因為三俗。姜昆和郭德綱似乎也沒有什么個人恩怨,兩個人出現矛盾的本質應該是二者的身份不同,姜昆做為中國曲協主席,貌似官方氣場強烈了些,純草根小劇場出身的郭德綱則被認為接地氣兒,這兩者對相聲的認知是具有本質的差別。姜曾經在政協會議提案,取締小劇場演出,結果遭到德云社的強烈反擊,讓姜很沒面子,從此也種下了昔日德云社亂局的禍根。
姜昆是典型主流的相聲演員,他曾表示“老一輩藝人祛除的糟糠下三濫惡俗藝術卻被郭德綱撿回來嘩眾取寵”,并在中國文聯和作協聯合舉行的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座談會上指出,現在不少人追捧一些下三濫的惡俗藝術,并稱郭德綱“在道德在倫理上,出現這么多問題,我搞不懂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他?”而郭德綱認為自己正在極力挽救傳統相聲,讓傳統相聲本應回歸劇場。老一輩藝術家把所謂的“糟糠”祛除了,是因為老一輩藝術家在那個年代必須要那么做,不祛除那些是會沒飯吃的,是會被批斗的。你以為老一輩藝術家想這樣嗎?
郭德綱是一個有才華有天份肯用功的好演員,有成為一代相聲宗師的潛質。郭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代,在專業院團之外殺出了一條新路子,為弘揚傳統相聲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。相聲就是相聲,本來就是產生于民間的藝術形式,你非要將他弄到高雅或低俗的層次上去,結果弄得四不像,弄的相聲快要死亡了,還不罷休。你在糟蹋相聲。 相聲變革是相聲界的維新運動,時代變化發展的步伐是頑固派不能阻止的!相聲變化是時代的需求,老百姓精神文化的需求。